天天实时:赣鄱大地油菜开镰 确保颗粒归仓
2023-05-10 09:49:23来源:央广网

央广网湖口5月10日消息(记者邓玉玲)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进入五月,初夏时节,江西各地迎来了油菜收获的季节,种植户们抢抓农时,加紧收割,田间地头一片繁忙。

江西湖口:田畴油香景色新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日,雨后初霁,初夏的天空云蒸霞蔚,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万亩油料基地遍地金黄,田畴油香,油菜又到了收获的时节。

万亩油料基地遍地金黄(央广网发 张玉 摄)

万亩油料基地遍地金黄(央广网发 张玉 摄)

不远处的收割机齿轮碾过的潮泥里翻出许多蚯蚓,成群的鹭鸟在此觅食起舞,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。正在揉搓菜籽的农户,耐心地筛了一遍又一遍,确保颗粒归仓。

忙收割(央广网发 张玉 摄)

农户正在揉搓菜籽,筛了一遍又一遍(央广网发 张玉 摄)

江西瑞昌:初夏收割油菜忙

冬种“一粒籽”,夏获“万斤油”。立夏时节,江西省瑞昌市田间地头的油菜低垂枝头,饱满的果实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,颗粒归仓。

武蛟乡千亩旱地高标准油菜芝麻轮作基地(央广网发 胡博为 摄)

在武蛟乡千亩旱地高标准油菜芝麻轮作基地,只见收割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,一排排成熟的油菜秆被卷入收割机,圆润饱满、乌黑发亮的油菜籽,从收割机的出料口喷薄而出。

收割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(央广网发 朱明芳 摄)

乘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春风,2022年武蛟乡千亩低产旱地全部变身为高标高产旱地,既实现省工、省时、节本增效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方式,同时,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的提升,让作物产量也随之上涨。

据悉,2023年,瑞昌市油菜收获面积18.59万亩,将在5月底全部收割完成,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%以上,全市油菜平均单产预计为130公斤每亩,预计今年油菜总产量约2.41万吨。

江西浮梁:10万亩油菜喜获丰收

眼下,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10万亩油菜也迎来了丰收,农民喜上眉梢。

记者来到湘湖镇东安村余村组农民方细兰家,她种植的十几亩油菜已经成熟,籽粒饱满,丰收在望。“今年我家种了15亩,总收入5000元,明年我想扩大到30亩,虽然辛苦一点,但经济收入会大大提高,可以达到10000元。”方细兰说道。

油菜进入成熟期(央广网发 徐晓琳 摄)

寿安镇农技站站长叶水平告诉记者:“去年全镇大力发展油菜生产,种植油菜面积达10195亩,目前喜获丰收,开始进入收割期。预计每亩农民可增收四五百元。”

农民喜上眉梢(央广网发 黄湘国 摄)

据了解,今年该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0.8万亩,高于往年。其中打造了千亩连片油菜示范基地10个、百亩连片30个。目前全县油菜已陆续进入收割期,5月底前可全面收割完成,预计总产量将达到0.91万吨,农民直接增收6000余万元。下一步,农业部门将继续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,确保夏收、夏种、夏管工作有序进行。

江西抚州:油菜成熟喜丰收

正值油菜成熟收割时节。近日,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广袤田野里,随处可见收割油菜的场景。

胀鼓鼓的菜籽(央广网发 余华生 摄)

一场大雨过后,该区组织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,确保油菜籽颗粒归仓。5月9日,该区展坪镇端溪村的百亩油菜基地里,收割机来回穿梭,伴着机器的轰鸣声,随着拨禾轮的滚动,油菜被切割、脱粒、清选、粉碎还田,不一会儿,一袋袋胀鼓鼓的菜籽就等待着装运回家。

一袋袋胀鼓鼓的菜籽等待装运(央广网发 杨华 摄)

为确保粮油安全,临川区实行“稻—油轮”模式,油菜种植推行“耕、种、防、收”全程机械化,助力农业节本增效、农户增收。目前,该区所种植的10万亩油菜收割正忙,预计总产量2000万斤。

丰收的喜悦(央广网发 罗海平 摄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标签:

最后一页
为防酒后不当行为,英机构呼吁工作聚会少上酒|天天热文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